氧化铜矿浮选药剂,捕收剂,起泡剂的应用
时间:2021-2-18 8:42:10 信息来源:本站原创 点击:0次
铜是国民经济生产中重要的一种金属,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,且易与多种元素组成合金,因此广泛用于电气、电子、国防、建筑、机械、轻工等行业。铜的主要来源为硫化铜矿,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铜的大量消耗,工业上较易处理的硫化铜矿储量正急剧减少,因此,氧化铜矿逐渐成为开发利用的重要对象。我国氧化铜矿占铜矿总量的25%,是铜金属的重要来源,包括硫化铜矿床中的氧化铜矿层以及独立的大型氧化铜矿。工业上氧化铜矿的处理主要采用浮选法,并且不同类型的氧化铜矿的可浮性差别较大,其中可浮性较强的有孔雀石、赤铜矿、蓝铜矿,而水胆矾、硅孔雀石可浮性较差。氧化铜矿石种类多,具有氧化率和结合率高、矿物粒度细且嵌布不均匀、亲水性强、含泥量高的特点,同时伴生有用组分多,因此,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氧化铜矿选别的难度。在氧化铜矿浮选过程中,浮选药剂的类型、药剂制度对浮选效果影响很大,因此,浮选药剂的研发和应用成为研究的重点,
【脂肪酸浮选法】
脂肪酸浮选法是主要以脂肪酸及其皂类作为捕收剂进行浮选的方法,该方法适用于以孔雀石为主要含铜矿物、主要脉石为硅酸盐类的氧化铜矿选别。工业上主要应用C10~C20的饱和、不饱和混合脂肪酸,使用时常加入磷酸盐、水玻璃等作为抑制剂,碳酸钠为调整剂。脂肪酸应用于工业浮选有较长的历史,某矿山将棕榈油、汽油组合用于浮选,氧化铜年处理量500 万t。因脂肪酸浮选选择性较差,科研工作者曾试图对脂肪酸进行改性以提高浮选指标,效果不理想,有时需配合硫化剂应用。
【胺类浮选法】
胺类浮选法采用的药剂主要为有机胺类,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孔雀石和蓝铜矿等。有机胺类具有捕收力强,浮选速度快的特点,但价格与黄药相比较高,使用受到限制,常用的胺类捕收剂有椰油胺、月桂胺。由于胺类可以捕收氧化铜矿中的脉石,为了使浮选过程有较好的选择性,脉石抑制剂的选择至关重要,如常见抑制剂无效时,可选用海藻酸钠、聚丙烯酸、纤维素木质磺酸盐或木质素磺酸盐等。Barbaro M 等采用B-ATP-K 有机胺类捕收剂对孔雀石进行浮选,结果表明,体系的pH 至关重要,pH为5. 5 ~ 6 时浮选效果最好,红外光谱也显示在矿石表面铜与巯基苯胺发生了结合。
【螯合剂浮选法】
螯合剂浮选法主要是采用螯合捕收剂,或配以中性油来进行浮选,可以用于处理硅孔雀石等难处理的氧化铜矿石。螯合剂具有捕收力强、选择性好的优点,可以与矿物表面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疏水的螯合物,然后再与烃链中性油共吸附,增大疏水性,获得较高的浮选指标,同时可降低药剂用量。常用的螯合捕收剂有咪唑、氧肟酸等。但是螯合剂通常价格较高,因此其应用需考虑经济因素。
【乳浊液浮选法】
乳浊液浮选法是将铜矿石硫化后,添加铜络合剂,使矿物表面形成稳定的疏水性薄膜,再加入中性油乳浊液,使其包裹在矿物表面,疏水性提高,与气泡间附着力增大而随气泡上浮。此法不仅适用于氧化铜矿石的浮选,也可用于硫化矿与非硫化矿混合矿石的浮选。二苯胍、疏基苯并唑、甲苯酰三唑、苯并三唑为常用络合剂,中性油可为煤油、柴油、汽油。应用此法也需加入硅酸钠、丙烯酸聚合物等脉石抑制剂。
【硫化浮选法】
硫化浮选法将氧化铜矿石预先进行硫化,使亲水性较强的氧化铜矿物吸附S2-或HS- ,在其表面形成硫化物薄膜而增强疏水性,再加入捕收剂进行浮选。硫化浮选法是目前工业上处理氧化铜矿的主要方法,适用于含碳酸盐氧化铜矿石,如孔雀石、赤铜矿、蓝铜矿等。对于某一特定类型的矿石,采用硫化浮选法,关键是选取适合该类型矿石的药剂以及合理的药剂使用方案。关于硫化浮选药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或复合新型高效捕收剂、活化剂的研发,以及药剂间的配合使用,充分发挥协同作用。
胜世化工,18363555366.